在吉林前郭县东南角上,有一个带着几分神秘色彩的小镇,叫哈拉毛都。无论是在镇西黑马敖包山上居高俯视,还是在第二松花江的游船上凭栏眺望,这个小镇总是在淡如薄纱的雾蔼中,透着一抹深沉古朴的景色。这个小镇,从前就是威震一方的哲里木十家王头、郭尔罗斯前旗王府的所在地。

史书记载
据史书记载,从旗祖扎萨克辅国公固穆起,到末代旗王齐默特色木不勒止,经明、清两个朝代,长达300余年,这里一直是世袭的王公府邸。清末,这里还成了嫩科尔沁(嫩科尔沁,蒙古语,即“努恩·豁尔辰”,汉译就是嫩江(流域)和科尔沁(草原))的政治中心。
王府简介
王府是末代王爷齐默特色木不勒的官邸,蒙古封建王公贵族大庄园。它是结构严谨的宫殿式建筑群,始建于民国五年(公元1916年)。整个建筑群占地面积457丈,围墙边长105丈,高1.55丈,四角及西墙正中均设有炮台。府院辟有南门和东门,南门为正门,东门为侧门。正门宽1.6丈,高9.6尺,侧门宽1.3丈,高9.6尺。两门均为木制,朱红涂漆,铁叶镶边,金钉密布,貔貅衔环,不但装饰华丽,而且坚实牢固。门楼飞檐凌空,双龙滚脊,铁马刀铃,典雅庄严。门前,长条青石砌成台阶,两侧石狮雄踞。正中,一道影壁横贯东西,长3丈有余,砖石结构。影壁前后各悬一匾,前书“接福”,后书“迎祥”。影壁后,大门前,并列4棵旗杆,旗杆根部直径1.8尺,高3丈余,条磨铜饰顶,光华耀眼;两侧各有6根栓马桩;顶部均为猴形雕饰,做工非常精细。

王府花园
王府的花园在府院西侧,内有果园、假山、花圃等。花圃内设有控温花窖,四季花卉达1800多种。王府内设有运动房和乐队。运动房是一种独特的体育设施,时常表演一些摔铰之类的竞技活动,以供王爷及左右亲众观赏之用。乐队共23人,成员多是民国初期流入的外旗人或从王府、喇嘛庙的奴仆中选进的,年饷10石,将校呢军服。乐队专供王爷送客或举行宴会时助兴之用。
王府大院不准随便出入。凡侍者、丫环、喇嘛和办事人员只许走侧门;协理、梅林、秘书等,可走正门。大堂宫门平时不开,有要紧公事或上司前来,才可以开宫门迎接,但必须经过请示批准。
王府遗址现在只有残余围墙可见;此外,尚有两座王公贵戚庭院至今保存完好。一座是七大爷府,即齐默特色木不勒亲王的七叔的府宅;另一座是祥大爷府,即齐默特色木不勒亲王的伯父的府宅。这两个院落均是典型的仿北京四合院格局,一律砖瓦结构,建筑工艺至为精湛,只是规模与气势都无法与王府相比。
周边旅游
查干湖
查干湖,原名查干泡、旱河,蒙古语为“查干淖尔”,大部位于吉林省西北部的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境内 ,西邻乾安县,北接大安市,处于嫩江与霍林河交汇的水网地区,是霍林河尾闾的一个堰塞湖。一般最大湖水面307平方公里,湖岸线蜿蜒曲折,周长达104.5公里。蓄水高程130米时。截至2021年6月,水域面积超过400平方公里,是国家级内陆湿地和水域生态系统类型自然保护区 。蓄水6亿多立方米,是吉林省内最大的天然湖泊。
查干湖资源多种多样,得天独厚。特别是渔业资源丰富。元代至清初,这一带江流泡沼星罗棋布,是辽、金、元几代帝王巡幸游乐的渔猎之地。自辽金以来历代帝王都到查干湖“巡幸”和“渔猎”,举行“头鱼宴”和“头鹅宴”。查干湖是渔业生产基地和芦苇生产基地,查干湖及周边地下蕴藏着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
查干湖开发区先后获得了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水利风景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中国县域旅游品牌百强景区等多张国家级名片,已成为东北重要渔业生产基地、吉林省西部草原旅游风景区、吉林省绿色食品鱼发展基地和吉林省发展生态环保型效益经济的示范区。“查干湖冬捕习俗”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