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有这么多王府,很多你都没去过 

北京王府
北京-游记

恭王府

它是北京唯一府邸、花园全面开放的王府

事实上,帝都的王府不仅仅只有恭王府

单从清代统计,就有王府89座

按照封建等级制度,主要分为

亲王府、郡王府、贝勒府、贝子府

随着朝代的更迭,很多王府历尽沧桑

清末时北京还有约40座王府

民国后仅存20多座保存尚可的王府

那么,到了现在

你还知道京城有多少王府么?

阿哥们的王府

平西王府:太子胤礽

该府为北京唯一不在内城的王府

主人则是康熙立下的第一位太子胤礽

也是立了废,废了立,立了再废的太子

四爷也得叫他一声“哥哥”

他是康熙王朝,也是中国历史上

最后一位继位前就公开册立的皇太子

平西王府就是康熙为太子所建

康熙驾崩,雍正胤禛继位

将这座王府赐予弘皙

而把允礽关在景山禁所

直到他死后,他的灵柩才停在该府

因弘皙为理郡王,该府又叫理亲王府

弘皙因罪被革去亲王

这座王府就改名为“弘皙府”

因地处昌平,人们叫它“平皙府”

久而久之就成了平西府了

2005年,平西王府在原址重建

地址:昌平郑家庄

雍和宫:四阿哥胤禛

这里原为明代内官监官房,康熙时

成为“四爷”胤禛的府邸,称雍亲王府

四爷登基后,改王府为行宫,称雍和宫

乾隆也出生于此,民间便称它“龙潜福地”

这里的殿宇与皇宫同样规格

乾隆时雍和宫被一分为二

一半是行宫,一半改为寺庙

它是全国规格最高的一座佛教寺院

这里还是传说中的“血滴子总部”

传说始于雍正朝,他即位后广布耳目

“血滴子”便是他广布天下的耳目

不过它的官方名称叫“粘杆处”

廉亲王府:八阿哥胤禩

实际上,胤禩的廉亲王府有两处

《京师坊巷志稿》记载:第一处

为“裕亲王、廉亲王府,俱在王府大街。”

第二处“今皆为昭忠祠”

文中提到的“昭忠祠”在台基厂头条一带

不过现在这里早已物是人非了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台基厂

和亲王府:九阿哥胤禟

王府的前身是胤禟的九贝子府

而九贝子府原是恭亲王常宁府邸的一部分

当年胤禟分府,恭亲王府分成了两部份

一部分划给胤禟做贝子府

另一部分则分给满都护为贝勒府

再后来,该府被分给雍正第五子弘昼

也就成了现在的和亲王府

清末时,原建筑被拆,重建一座三层小楼

成为当时的陆军部和海军部

民国时曾先后是总统府、国务院、总理府

段祺瑞执政府所在地也是这里

现为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驻地

地址:东四十条路口,铁狮子胡同

怡亲王府:十三阿哥胤详

雍正刚继位时,所有人都反对他

只有十三阿哥支持他,因此

雍正封他为和硕怡亲王,承袭九代

王府前后共有三处,且有新旧两处之分

其中,旧府位于王府井帅府园

只居住过始封王允祥(胤详)一代

允祥死后,雍正把此府改为贤良寺

乾隆二十年移于冰盏胡同

李鸿章刚进京的时候就住在这里

20世纪80年代曾为校尉小学,如今已无

新府位于朝阳门内大街路北

住的是允祥第七子弘晓

后来慈禧太后发动宫廷政变

处死了继袭怡亲王爵位的载垣

将此府赐予道光帝第九子奕譓,即孚郡王

因奕譓是道光帝第九子,故俗称“九爷府”

同治三年,怡亲王爵位恢复

但继承亲王爵位的后人已住在宁郡王府

因此宁郡王府就成了第三座怡亲王府

(新府)门票:免费

(新府)地址:北京东城区朝阳门内大街137号

淳郡王府:十阿哥胤䄉

胤䄉(yìné)是康熙的第十子

雍正二年被革爵圈禁,乾隆二年被释放

他的府邸是淳郡王府,也叫十王府

咸丰十年(1860),王府成为英国使馆

如今只余大门、梁公府(淳亲王府)

还有兵营(武官楼)及少数平房

地址:西城区什刹海南官房胡同西口路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