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王
德穆楚克栋鲁普(1902年2月8日-1966年5月23日),字希贤,内蒙古(锡林郭勒盟)苏尼特右旗人;清朝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袭爵札萨克多罗杜棱郡王,人称德王。民国二年(1913年),北洋当局授其札萨克和硕杜棱亲王。民国七年(1919年),开始执掌旗政。

九一八事变后,内蒙古王公会议向国民政府提出自治。民国二十三(1934年)4月,经(南京)国民政府批准,蒙古地方自治政务委员会(蒙政会)成立;德王出任秘书长(实际主持)。当年年底,蒋中正在绥远会见了德王、荣王、潘王等人。
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德王任(察哈尔)蒙政会的副委员长;并在关东军支持下,成立了蒙古军政府,任总司令。植田谦吉大将(日本关东军司令官)飞嘉卜寺,与德王、李守信、吴鹤龄等会晤,策划军事事宜。察北军改为蒙古军,德王出任总司令,李守信出任副总司令、参谋长。
日本投降后,德王寓居北平、活动受限。北平解放前夕,德王辗转至今阿拉善左旗,发起蒙古自治。1950年年初,德王等出走蒙古;后被蒙方逮捕并转送回国。德王作为(蒙疆)首要战犯,囚禁于张家口。1963年,他被特赦释放(受聘为内蒙古文史研究馆馆员);后病亡于呼和浩特。
德王府
苏尼特右旗德王府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苏尼特右旗朱日和镇。

苏尼特右旗德王府始建于1863年,王府前临水泊,北靠乌素图敖包山,依山取势,沿坡建府,环境幽雅。原王府南北长120米,东西宽300米,总占地而积36000平方米,总建筑而积2400余平方米,有各式殿堂、厢配殿房200余间,各式蒙占包20余个。王府西南侧建王府家庙(温都尔庙),西北侧建白塔。
清朝同治七年(1868年),德王府建成;为德王的祖父所建。德王府结构独特、造型宏伟、绘画美观、雕刻精细,建有房屋八十三间。王府的正殿前面,立有2根10余米高的坚杆(查迪格)。大院两侧,南北延伸的百米路段,设立近百根拴马桩。
民国时期,王府的周围先后建起了衙门、军队、寺庙、学校、工厂、店铺、医疗机构等近二十多个部门。其中,兴蒙学校、王府学校、喇嘛医校、女子学校等,在那个时期很有影响。尤其是德王府女子学校,结束了当地女性不能接受教育的历史。
百余年历史中,王府先后历经三个朝代三位王爷,特别是在德王执旗政时期,它成为苏尼特右旗、内蒙古西部的军事、政治、文化、经济、工业、商业、交通的中心,受到国内外的关注。
苏尼特右旗德王府被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公布为内蒙古自治区第三批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